點滴皆成讀書氛圍
李偉明
本質上,我是個不喜歡熱鬧的人,一到鬧哄哄的場所就頭暈腦脹,無所適從。尤其是以前偶爾遇到吃飯鬧酒的場面,我本來就嗓門有限,微弱的聲音根本就沒機會發出來,那真是如坐針氈、度秒如年,只好努力尋找機會趁早逃之夭夭。
但也有一種活動,只要有機會就積極參加。那就是各種小團體、小書店、小單位搞的讀書活動。
最近這幾年,應邀參加過很多次這種活動,有時還即興做了主講。因為寫長篇小說,對與贛州大有淵源的文天祥關注多些,所以,單是針對文天祥與贛州的話題,就講了好幾次。當然,也分享過讀書心得之類。聽眾雖然不多,但只要有幾個人能記住其中幾句內容,自己講的這一兩個小時就值得了。這些活動的主辦方,有小本經營的小書店,有公益讀書組織,還有基層的各種群團。作為參與者,講座是公益性質的,自然不存在講課費,主辦者最多提供一瓶水——當然,有時我自帶水杯,連這瓶水也給人家省下來。雖然沒有任何經濟效益,但我覺得這種事情很有意義。
當然,參加這些讀書活動,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講點什么,或者讓別人記住點什么。真正的出發點,還是希望通過點滴之力,為全民閱讀營造點氛圍。
據有關調查稱,2021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6本,高于2020年的4.70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30本,高于2020年的3.29本。2021年,11.9%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紙質圖書,較2020年的11.6%增長了0.3個百分點,有8.7%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電子書,較2020年的8.5%增長了0.2個百分點。從調查來看,雖然數字有所增長,但增幅有限。也就是說,我們的閱讀氛圍,還需要進一步濃厚起來,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讀書。
這些年,在娛樂方式多樣化的情況下,讀書活動開始多起來。建設書香社會,人人都是環境,點滴皆成氛圍。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以身作則,小處著手,持之以恒,時常保持讀書的姿勢,從每一次活動做起,從身邊的人開始影響,讓閱讀薪火相傳,實現書香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