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gxodx"><ruby id="gxodx"></ruby></td>

    1. 奏響新時代“趕超發展 青年先鋒”青春之歌

      ——全市共青團工作綜述

      掌上濟寧訊(通訊員 朱麗芳)青春是最美好的年華,青年是最激昂的力量。2022年以來,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團市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錨定“爭一流、爭第一、爭唯一”,落實“1236+3”工作思路。成功承辦尼山世界青年論壇,高質量完成六次大會志愿服務工作,2022年以來獲市委、市政府表彰2次,團中央肯定品牌工作5項,國家級主流媒體報道10次,山東新聞聯播報道5次,團省委表揚2次,爭取專項資金100萬元。

      筑牢基層基礎

      推動共青團改革縱深發展

      堅持黨建帶團建為統領,大抓基層,統籌推進共青團改革。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聯合市委組織部等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確18項任務措施,形成了黨建帶團建制度保障。持續深化縣域改革。堅持全市“一盤棋”,高質量制定改革實施方案,圍繞4個方面10條39項改革任務,實行清單化運作、項目化推進。完成改革中期評估,指導縣市區打造特色品牌。任城區獲評全國“優秀”改革案例入選典型匯編(全省僅4個縣市區),魚臺縣、梁山縣創建經驗在國家級新聞媒體刊發。深化市級共青團機關改革。鞏固提升團機關政治建設,持續強化工作機制和作風能力,市直機關青工委、團工委、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活力不斷增強。持續深化青聯、學聯、學生會、少先隊和社會組織改革。實現11個縣市區團委團屬志愿服務、文藝體育、創新創業社團全覆蓋。我市在省少工委八屆三次全會和省青聯十三屆四次常委會上作典型發言。

      圍繞中心大局

      全力創建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

      我市成功爭取列入全省首批創建城市。形成“141”工作格局,狠抓創建落實。一是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和領導小組統領創建工作。推動47個成員單位分工落實創建任務,爭取任城、鄒城、泗水、汶上列入省第一批試點縣區,數量與濟南、青島并列全省第一位。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工作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和10個縣(市、區)政府工作報告,市縣一體推進建設。二是抓好“四本臺賬”,實施“臺賬式”創新驅動。每月調度創建臺賬,按“藍黃紅”三色管理。推動出臺青年友好“硬核”政策43條,舉辦“青年思享匯”青年見面會,打造青年友好社區、園區、街區、商圈等示范項目,讓青年更有獲得感。三是搭建“多彩青春”系列青年建功平臺。圍繞四個新興行業領域成立團工委、打造“青新驛站”項目。實施縣街社區“三級六個一”工程,舉辦青年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著力提升城市青春活力和青年滿意度。舉辦青春濟寧嗨“GO”季,開展“青春聯手·助力振興”中國青年年貨節濟寧專場活動,實施青年消費擴容行動。我市2個項目在省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論壇簽約、數量列全省第一位。青年友好政策獲團中央轉發推廣。

      聚焦“九大戰略”

      突出創新創業創效

      注入鄉村振興青年動力。全力保障鄉村好青年省對市考核指標,實施鄉村好青年賦能培育“一十百千”行動,對接市委出臺《關于強化青年人才支撐服務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明確扶持政策16條。聚焦政策、金融、組織、培育、平臺等五大賦能,扎實開展泗水縣鄉村好青年選培計劃整縣提升試點、10個鎮街全域提質提效,重點規范建設“青創服務站”100處,支持1000名好青年攀登發展。2022年全市新選樹“鄉村好青年”2642人、推薦入黨377人、開展技能培訓1353人次,發放“鄉村好青年貸”885人、額度4.27億元,形成了好青年創業發展服務鏈條?!扒鄤摲照尽苯ㄔO、青春文創小鎮2項獲評團中央共青團服務鄉村振興優秀品牌,均為全省唯一入選品牌;我市在團中央服務鄉村振興交流會上作為全省唯一地市作經驗分享。

      強化“青鳥計劃”人才引育。完善“青鳥驛站、青年驛站、實習實踐、人才孵化培育、就業創業服務、校地合作聯盟”6環相扣的青年人才引育工作鏈條。一是規范陣地建設。在全國知名高校建成青鳥驛站130個、在美國、俄羅斯、韓國等新建海外青鳥驛站10個,優化青年驛站入住流程,打造外地青年學子來濟就業“暖心第一站”。二是服務實踐就業。圍繞助企攀登、校地共建,常態化舉辦“青鳥計劃”青年學子招聘活動,承辦團省委招聘專場,累計征集1100余家用人單位、崗位28900余個,近4300人達成就業意向。招引近7000名大中專學生、80余支“三下鄉”服務隊來濟開展實習實踐,發放補貼10萬元。三是注重引育實效。發揮青年人才加速器作用,今年新孵化青年創新創業項目98個、新增產值4.5億元,招引來濟實習實踐大學生、“雙一流”學生人數較去年均實現“雙翻番”,有效就業人數超過1200人。邀請北京大學“力行計劃”研究生社會實踐團來濟調研考察,促成校地合作項目,開展交流分享活動。

      推進青年企業家培育“接力計劃”。聯合市直部門印發《濟寧市青年企業家“接力計劃”實施方案》,利用3年時間持續重點培養100名政治素質高、發展潛力大的成長型青年企業家,舉辦“接力計劃·青年創新創業政策直通車”,鏈接政府、企業、機構等多方資源交流合作,觀看超過5000余人次。幫助企業申請“魯青惠企貸”3924.9萬元。精心培育青年創新創業項目,3個項目在省青企峰會現場簽約、數量全省第一位。

      推動青年志愿服務參與社會治理。打造“家門口的志愿者”工作品牌,構建“市縣鎮村網格”五級志愿服務架構,全市注冊青年志愿者突破27萬人,志愿服務組織2600余支,形成了“網格團組織+志愿者管理+志愿服務項目+評價激勵”的“青春矩陣”模式,在重大節會、疫情防控、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等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市在第六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斬獲1金2銅的優異成績。先后受到央視《新聞聯播》《大眾日報》等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報道。

      強化典型引領

      突出青春正能量要有大流量

      實施“青”字號品牌提升工程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聯合39家部門單位,開展2023年度濟寧市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169個集體申報創建。培樹榜樣激勵干事創業。聯合市委組織部、機關工委評選“青春榜樣”123名、“青年先鋒崗”73個,舉辦“感知濟寧 青春建功”系列活動,組織各級團干部和各界青年代表走進政德教育基地、革命紀念館等開展紅色教育、交流學習,激發干事創業熱情。聚焦生產安全,集中開展“青春守護 平安春節”主題活動,“青安崗”報備單位集體組織安全生產教育活動99次、組建青年安全生產監察隊33個,切實為企業生產經營做貢獻。引領崗位建功。我市推薦選手孔令寶在第十七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職工組)決賽中榮獲車工組金獎,是山東省地市參賽選手中唯一的金獎獲得者。

      聚焦青年需求

      扎實服務青年社會融入

      青年國際交流取得新突破。首次承辦尼山世界青年論壇,受到與會嘉賓和參與各方廣泛好評,《中國青年報》、山東新聞聯播予以報道。深化“模擬政協”青年社會融入項目。動員青少年積極參與諫言獻策,提報模擬政協提案1894項、位列全省第三。撰寫的《濟寧市城鄉青年生育意愿調查調研報告》獲評團中央優秀調研報告。深化兒童關愛和青少年維權項目。新建“希望小屋”407間、總量達1339間,超額完成省定任務的135%,520活動募捐額位列全省第三,團省委寄信表揚,創新小程序信息化管理并獲團省委推廣。全面開展“暖冬行動”,累計籌集愛心資金30余萬元,為1400余名困境兒童及家庭送去愛心溫暖包、助學金等保障。完成12355青少年維權熱線改造升級,全年服務青少年咨詢172人次。推報全國青少年維權崗4個,數量并列全省第一。開展“團聚·愛”青年聯誼系列活動。舉辦單身青年“感知濟寧”系列活動11期,組織5800余名單身青年感知傳統優秀文化,為青年聯誼交流需求提供有效供給。

      點贊
      我來說兩句
      發表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亚洲欧性色美精品suv